2013年8月4日

推展~展高雄系列:堯港內海─茄萣、湖內特展

昨天去高雄史博館聽史博講堂演講,發現新檔期的展高雄已經出來了~!


這次特別讓湖內穿上考古裝喔耶~~~ (*´∀`)

展高雄系列:堯港內海─茄萣、湖內特展
展期:102.08.01~ 103.01.12
資訊:http://www.khm.gov.tw/home02.aspx?ID=$2002&IDK=2&EXEC=D&DATA=3121&AP=$2002_HISTORY-0



促咪就是台語"有趣"的意思 XD
其實當初找資料時就覺得湖內、茄萣、路竹、永安這西北四區還滿有趣的,將這四區放在一起看的話會看到很有意思的"捕魚業─養殖業─鹽業"之"產業漸層"
究竟茄萣身上誘人的氣息是什麼呢──答案就在展覽中喔快去看吧! XDD

話說之前搭計程車時剛好遇到一位茄萣人司機,聽他一講才知道茄萣人講台語會有一股很特別的腔調 (聽起來真的不太一樣)
不知道是否跟海邊的海口音有關係? 改天應該找人問問看~

由於昨天只計畫要去聽演講便沒提早去,因此沒能把展覽內容看得很仔細,
不過大致run了一下展場覺得介紹都還滿詳細的,
大家不妨趁暑假去逛逛看看、認識認識這兩個區喔~ ^O^
此外在二樓展場也有三和瓦窯和中都磚窯廠的「起厝‧磚瓦諸事會社」特展
這個展俊二六月時已經先去看過了,從中可以見識到台灣磚瓦業的各種秘辛和歷史發展,一樣非常推薦喔!



++++++++++++

久違小更新,有點小感觸想在這裡寫一下
雖說突然打這些東西也有點奇怪,因為我一直覺得至今自己其實也沒做出什麼來 XD|||
 
建三八青網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點,
儘管三八青是個在有網站前就已經存在的企畫,但"在此之前"跟"在此之後"的體悟和覺悟程度是不同的。
刊物的內容編繪於2008跟2010年,
一如過去曾說過的,"城市不斷在變動",高雄也一直變化著
其實刊物裡有些內容現在看起來該要修改重新寫過才是 (笑)
而這樣的變化狀態在我大學畢業再次回到家鄉長住後更是感受甚深。
有時會有人問我"●●區的○○○會不會畫呢?"或"有沒有可能再出新的三八青作品?"
老實說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我連自己個人誌的計畫都超隨興的 XDDD 
不過,以俊二個人狀況來說,目前可能還不會把目標放在紙本書籍類的創作上,
因為對於這個企畫,我有更想做且覺得更重要的事要做,之一就是好好充實這個blog。

事實上原本的構想是多人撰寫式的經營方式啦,因為想說如果我一個人寫的話可能會比較偏重自己擅長或較常關注的某些領域,多作者寫應該可以達到知識庫多元化的效果
但其他作者暫時都很忙的樣子,在真正變成多人前還請暫時忍受一下俊二自己撐 XDD|||
是說有時候硬要更新反而更新不出來 (爆!)
總之步調很緩慢,但俊二會用各種方法嘗試踏步的~ (合十)
 
這幾年因緣際會下接觸了一些文化人類學與文化資產相關的課程,
越是掌握一些知識後,越是能感覺到"社會"這樣一個擔子的重量,
事實上,有時候是會怕得想躲回私我的小窩乾脆不食人間鴛鴦炮(?)的,
另外有時也會有類似田野調查會面臨的"兩難"問題
不好的事到底要不要講/畫呢?
當初這個企畫不是希望能介紹高雄好玩、有趣的事物嗎?
但這樣真的可以嗎? 只追求好玩沒問題嗎?
偶爾看到一些時事(尤其是文資相關的)會想寫文章表達一些看法,然而最後終究作罷
原因在於發現自己知識背景仍尚淺薄,
同時有些"不好的事"並非表面那種的"不好",而有些看起來"好的事"或"好的觀點"其實是可怕的鄉愿甚至民粹 (在網路發達的當今尤是,這個問題也非常歡迎大家思考自己接觸的資訊中是否有什麼被忽略的地方,特別是你贊同、支持的資訊)
自認現階段還是多聽、多看、多觀察、多思考,
寧可不更也不要硬更,不然我想我老了以後會後悔的 (汗笑)
另一方面也在整理自己學習過程的一些筆記跟心得,也許會先從"初心者的文資知識"著手吧XD
然後,也持續偷空讀伊坂幸太郎 (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