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4日

0413赤日頭‧屋簷下~新濱老街手作市集

為了效法池谷伊佐夫先生在《日本古書店的手繪旅行》中以手繪方式繪製戰利品的精神,
我也要手繪昨日逛市集的戰利品!
(其實是相機記憶卡沒容量了)



新濱老街手作市集
是由哈瑪星在地NGO打狗文史再興會社舉辦,於每月第二個星期日上午10點到下午5點,在會社沿邊街廊下開展的市集。
除了不分類別的手作攤位外,每月也有不同的主題,像四月的主題是環保,故現場也會招募一些以環保概念製作產品的攤位或團體。

自認市集經驗不多(如果撇開同人誌販售會的話^q^)
但新濱老街的市集仍舊讓我感到一股特殊且迷人的氛圍,
也許並沒有大多數人聽到"創意市集"四個字就會連想到的狀似新穎之商品,
可是從一個個小物件、小收藏,哪怕只是一塊小碗、一張旅遊明信片,都足見創作者生活的足跡甚或信念,
配上捷興二街、鼓元街尚存的老房子,日頭焰焰下,更凸顯流洩於屋簷下、窗台邊的氣流舒暢。







這次有兩個木工攤位讓我感興趣,分別是Yuko木作Gohan.木作
左下圖是Yuko的長凳,兩片微向內傾的木板為特殊設計,原本半信半疑地坐下去,結果一坐真是驚為天人的超舒服!! 都快懷疑這是專門為自己的屁股打造的吧!!!
旁邊則是Gohan攤主的工作用具,攤主很仔細地講解每支木湯匙如何從原木刻成粗胚,再慢慢一點一點地手工打磨,最後直接用核桃抹上一層,中間還可能碰上木頭纖維脆弱的部分而面臨製作失敗,每支湯匙、叉子都得來不易。
有點害羞地問攤主說可不可以拍他的ㄍㄟ西,攤主立刻爽快答應 XD
Gohan就是日文"米飯"的意思,想像拿著一支細細刻磨出來的湯匙吃飯,想必會更珍惜米飯吧!


這位北北的攤位也很特別!
黃鳳鳥先生是澎湖人,因緣際會下開始了他的粿模收藏人生,
"這些粿模有些是人家倒店我跟人家收來的,將它們的功能轉化一下,用麵包花土壓形作出來的粿吊飾並不能吃,但我重視的是他們背後的意義。"黃先生如是說。
對台灣人來說"粿"並不算是陌生的食物,但上頭的圖案倒還真的常沒多看幾眼就吃到肚子裡去了XD|||
黃先生一邊教客人如何DIY作自己的粿吊飾,一邊像念歌一樣解釋每個圖案和配件的涵意,
像"福祿壽全"四個做一套最好,若在加上"龜",就是"福祿壽全龜(歸)"
金錢龜拿回家後可在底下黏一枚硬幣,記得人頭那面朝外,因為"出人頭地"
現場還有一隻紅色的龜,黃先生會帶著你摸不同的地方,每個部位都有不同的俗諺,真得非常有趣,
現在記最清楚的就是"矇孤頭,讀冊熬"(摸龜的頭,讀書很行),因為這個對現在的我很重要XD


這一天的手記,
俊二久違的月票手記加長特報又來啦 w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入內參觀貌及讓人想坐一下午的後院
除了作為關心在地文史和維護居住正義的NGO,會社也時常舉辦講座、開設傳統木工班,並發行手繪地圖
之前曾在駁二買過他們的《哈瑪星時空旅圖》,為老照片搭配手繪方式,介紹哈瑪星一帶老建築今昔的地圖
這次則入手了《鹽埕漫步地圖》,一樣是以地圖的方式介紹鹽埕食衣住行育樂等店家,形式和"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很像,一面是地圖,翻過來則是那些店家的地址電話及簡介,既充滿懷古趣味又有實用功能,很想拿著地圖一一走訪上頭的店家XD
而且《哈瑪星時空旅圖》和《鹽埕漫步地圖》都只需1、20元的捐贈金就可得到,可以說非常超值!
另外也在這裡入手了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昭和4年高雄市版,"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很像今天的工商黃頁,自從有次在網路書局買書拿到政大書局發行的昭和4年台南版後就激起想收集這些職業別明細圖的興趣
目前知道印行最完整的為台北的南天書局,當然他們的價格也很完整啦~ 一張500 ^q^
不過這次在會社買的高雄版只要200,而且正反都有復刻到(政大附贈的只有地圖那面),划算!!


坐在會社裡畫的速寫
原以為房子有用到鐵皮應該會有點熱,沒想到非常通風舒暢!
裡面還有一個古早時期的電視機櫃,當下復古控俊二看到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逛攤時遇到一位同是大正昭和控+ニコ厨的攤主ヤス(方靖)
和ヤス聊了許多大正昭和相關話題,後來連寶塚都聊上了XD
話太投機太開心,於是忍不住問ヤス說可不可以讓我畫她,成品就是上頭上張~
來自台南的ヤス攤位上以京小物、和風飾品、配件為主,此外ヤス本身還有在學習三味線,是個徹底貫徹和風魂的帥氣大姐! XD
ヤス的工作室專頁:
Modernism Uranus / 摩登天王星 工作室
十分推薦去看看喔!
 (其實我有相中幾個小物,但......我皮夾他等我走到這裡時已經瘦身了(痛哭


除了市集外,新濱老街本身也值得走不只一回
與現今其他老街不太一樣,新濱老街少了點觀光味,但仍可從磚瓦木造間窺見時代的風華
也許有些老屋還在等待適當的資源或經營者,不過,"去接觸就是最好且最簡單的開始"
──有空,來新濱老街、來哈瑪星走走吧~!

最後用國中以後就沒再吃過的海之冰作ending~
冰淇淋水果冰,這麼多料只要50!! 那天人好多啊啊啊果然假日+熱天威力不可小覷!
海之冰的分量可選擇倍數,如2倍、4倍......
隔壁桌點了8倍送上來一個洗臉盆大的,我很明顯看到那桌每個人臉都抽了一下www

2013年10月10日

小鴨看高雄港~談"可愛"以外的更多觀看可能

※ 10/23 新增duck race典故

哈囉大家好~我是俊二!
(一直想學習郝毅博的口語表達,但網誌無語音,因此還請各位看倌自行腦內配音金多蝦~(欸
最近到了週末或假日高雄捷運就會瞬間多出比以往爆滿的人潮,
我想大多數人的目的地應該都是 ↓↓↓


這隻在全球海洋浴缸迷航的黃色小鴨吧!

因為猜想明天國慶應該也會有不少人把賞鴨排進schedule中,所以俊二趁著今天有空(我強行讓今天有空),加上剛好要去高雄電影館買電影節的票便也去看了小鴨~
不過如果有人期待這篇文章是要來分享小鴨很可愛的遊記的話,唔啊抱歉可能要失望了(ノ_`;)
事實上我去看小鴨跟打這篇文章的動機都讓我"糾結"很久,
太嚴肅的部分暫且不管,主要是從小鴨即將來時跟小鴨正式登陸光榮碼頭後,常被身邊的人問:
"小鴨是在幹嘛的啊?" 或  "為什麼是小鴨啊?"
由於我原本就把這當成一件公共藝術作品來看(不巧不才以前也曾教過公共藝術的課程),於是我一直是從作品意涵和公共藝術的"公共性"、"社會性"及"文化(符號)脈絡"來解釋,
然而又過了一陣子,不論是持續不約而同來問我小鴨到底在幹嘛的人(被問的次數之多媲美我在左營高鐵站附近被問路的次數),或是我偶爾在捷運上偷聽別人講話,發現"問題"好像漸漸轉變了!?
用簡易對話表現就是 ↓↓↓
A派:"小鴨到底有什麼好的?不就是一隻鴨子。" (可能還會再加一句"跟風去看的人真膚淺")
B派:"小鴨才不膚淺!明明就很棒啊!"
A派:"棒在哪裡?"
B派:"就、就很可愛嘛!"

究竟是膚淺或很棒,是跟風或是尋找一個忙碌之餘的簡單快樂,這裡並沒有資格也沒有必要去評論,不過某天一句話突然衝進我的腦袋裡──
"人若衰,種匏仔嘛ㄟ生菜瓜;人若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好小鴨也會變成[進擊的○○]句型第二"
(按:[進擊的○○],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由某日本漫畫代用的句型,因為太濫用,開始有人因此覺得進擊很煩,而原作真‧進擊實躺著也中槍也。)

同時,個人並不認為"可愛"是一個"不好"的感想,
只是如果您是那種很容易動搖、或者老實說也對小鴨究竟為何物心存某些困惑的話,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您一些不同的想法或更多思考的可能,
俊二也會一邊打一邊叮嚀自己不要把這篇文章打得太無聊難讀的( ´・ω・)ノ ←感覺真讓人不放心啊
 

++++++++++++

正式進入『小鴨看高雄港~談"可愛"以外的更多觀看可能』


2013年10月6日

高雄老車站回家的路與回的家


今天去參加了高雄車站城市論壇
這是一個由民間發起主辦的公聽會,討論的議題就是未來高雄鐵路地下化後高雄車站會變成什麼樣貌,
包括原高雄老車站(現在的願景館,亦為高雄市歷史建築) 在未來的建設計畫中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何讓古蹟重回生命與城市脈動連結。

 

(圖片引用自高雄車站公民參與行動聯盟)

本場公聽會除了邀請諸多專家學者來提供意見,領域多元,建築的、都市計畫的、美學的、歷史的皆有之,
同時亦有民意代表、政府公部門與會予以回應,
更重要的是開放給民眾發聲的機會,讓大家說出在我們眼中的高雄車站是一個怎樣的記憶象徵,以及我們對車站未來的期待與期許。
透過市民的聲音,目的就是讓這個重要的城市建設免於黑箱,
不要不知不覺地就被決定,人民完全不知道花嘿噴某天高雄車站就變了個樣,不管弄得好弄得壞我們都只有接受的份。
現在高雄車站的狀況是地下工程已確定,不過未來下面的空間會很寬廣,各種機能利用都是值得期待的,
而陸上會希望能進行交通路線的連結,並盡可能避免立式高架橋,至於還沒拍板定案、也是最讓人關心的,就是地面空間的規劃。
今次與會有幾個重點已經被凝聚、彰顯出來,就是:
 
1. 高雄車站的經營建設不只是針對單棟建築,應是一個整體圈圍的規劃 => 這不是一個"工程",而是一個"城市建設"
2. 既然作為"城市建設",除了交通便利性、安全性的考量外,周邊機能活化和背後的歷史文化紋理(新舊建築和諧共存)都應被納入計畫中 => 對車站的期許可以是交通、經濟、文化教育、市民生活等各種面向
3. 歷史/記憶是不斷被書寫的,人民在車站及周邊的活動是建構車站"生命"的根基與主體

而未來要做的,參考林碩彥老師的引言可以歸納出幾個方向,即:
 
1. 在集思廣益後提出一個具體完整的主張,並且這個主張最好要有國際性準則作為根據,以與普世價值同步
2. 設計準則執行機制,並透過民代送到公部門,使其法制化,作為未來的執行準則
3. 討論議題的分類(開發定位、古蹟活用與市民集體記憶、開放空間的規劃......等等)

第三場論壇:車站涵構『車站除了是車站,還能做什麼?』將於10/26(六) 14:30舉行
公聽會的內容都會錄影整理放在網路上,可上高雄車站公民參與行動聯盟網站觀看follow訊息
若不克與會但有意見想發表,或來不及在公聽會時說出來,也可以錄製影片寄給行動聯盟,讓你的聲音傳出來,
所以請不要害羞,盡管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吧! 也強力推薦大家一同前往參與~!


++++++++++++

以下是俊二個人心得~

過去我並沒有參加公聽會的經驗,這次去一開始也有點怕怕的XD||| (還差點在雄中校園內迷路)
但聽了之後才知道只要是對土地有記憶的人都有說話的權利,與是不是專家學者無關。
說實在的,高雄車站離我家有好一段距離,而我這個"非鄰近居民"也會對這個議題感興趣就是因為我對高雄車站有屬於我的記憶。
這個記憶或許也不是什麼多有大時代情操的東西,可是我永遠都會記得高中三年補習完都搭火車回家,一邊聽著火車喀搭喀搭的聲音一邊觀察人群;記得在我們那個時代"段考完相約去火車站附近玩"是多酷炫的事(糟糕好像一副我很老一樣<抹臉>);記得同愛街的滷味、蛋包飯,附近殺時間的書局,還有在那邊噴了很多錢的國●美術社;記得高中時我還參加過市府舉辦的慶祝高雄車站遷移成功動畫比賽(當時還有一首主題曲耶)──而這些,都成為我會講給友人聽的高雄故事,就好比我不住鹽埕埔也時常跟人講地下街的故事一樣 (這有點長請容我稍後補講)


(圖片來自臺灣鐵路管理局)
大家還記得嗎?
高雄車站曾在2002年時以"平移"的方式移到現在的地方,
可以說是高雄的大事件,也是台灣首件大型古建築平移保存成功的案例。

我想對大部分高雄學生來說火車站一帶應該都是一個碩大的記憶載體,
很多學生和俊二一樣都不住三民區,可是擁有車站記憶的我們就如同一顆顆種子, 以火車站為中心散播到各個區域,如此連結了火車站與高雄各區,所以"高雄車站"並不是三民區的一個"點",而應是"大家的車站"
過去的歷史我們無法參與,但現在、未來,我們都是火車站的故事書寫者,且由於大家的成長背景、興趣、觀點不同,可以寫出"很多種故事",也因為有"過去",我們才能接著寫下去。

今天也看了很多高雄車站地面規畫的設計圖(當然這些都因不盡理想而未定案)
有意思的是有些設計其實國外也做過,且效果還不錯,身為雄中校友現為台大駐院醫師的徐偉澤醫師說得很好:"究竟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國外做跟台灣做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可以好好思考的地方"
個人認為這絕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樣的心理在作祟(因為國外其實也有做得很糟的建物和都市計畫),只是我們看到的這些"圓的外國月亮"都有其"圓的道理",這些道理不外乎是在地內涵、自身文化連結等等
好的東西必定有他的"idea",絕不是外表樣式的拷貝或某種圖騰的挪用就可以解決的。

"反正車站只要能搭車就好了"
這樣的想法請讓它NG!
如果我們都羨慕日本漫畫常理直氣壯地以他們實有的景點、生活場景作為故事背景或元素,那我們就不能放棄我們本來就擁有的"故事書寫力"!

以上,一點心得感想~ ( ´・ω・)ノ



++++++++++++

即將按文章發佈時才想到我還沒講地下街的故事 (爆!)

高雄以前其實是有地下街的,位置就在今天的歷史博物館對面,現在是二二八和平公園(仁愛公園)
高雄地下街開幕於1978年,為台灣首座大型地下商場,當時在亞洲也非常罕見,總之就是台語說的"啪──(時尚)"的咧XD
而俊二媽那時在地下街幫人做衣服、改衣服,有天剛退伍的俊二爸去地下街想請人改褲子,好死不死幫他改褲子的人就是俊二媽
套我爸的說法:"當時就走進盤絲洞了。"
可惜1989年時因一場大火使地下街走入歷史,我雖不是"地下街時代"的人,不過因為這段故事聽了N遍的關係,"高雄地下街"對我來說並不是個完全陌生的詞 (雖然身為復古控難免會有點怨嘆無法發摟到那個很"啪──"的時代啦)
然而某次和同是高雄人的朋友聊天時,驚訝發現跟我同輩的人很少有人知道高雄曾有地下街存在,彷彿我講了什麼都市傳說一樣
從那之後只要是適合的話題場合我都會講我爸我媽的地下街故事,有次還嚇到史博館的志工阿姨,因為她以為我是穿越時空來的人(爆!)

這也是我喜歡將文化保存相關工作稱為"故事書寫"的原因
我並不懂修復、不懂怎麼蓋房子、不懂如何設計一個浩大的都市計畫,很多時候還非常俗辣
但將"故事"傳頌下來這件事倒還做得來,分享一句我很欣賞的臺灣史研究者蔡蕙頻老師說過的話:
"每個人都可以用他的方式愛臺灣。"

我想,透過說故事,哪怕只是個小到不行的故事,也能讓某些記憶被傳承下去,成為某些人事物存在的證明。




2013年8月4日

推展~展高雄系列:堯港內海─茄萣、湖內特展

昨天去高雄史博館聽史博講堂演講,發現新檔期的展高雄已經出來了~!


這次特別讓湖內穿上考古裝喔耶~~~ (*´∀`)

展高雄系列:堯港內海─茄萣、湖內特展
展期:102.08.01~ 103.01.12
資訊:http://www.khm.gov.tw/home02.aspx?ID=$2002&IDK=2&EXEC=D&DATA=3121&AP=$2002_HISTORY-0



促咪就是台語"有趣"的意思 XD
其實當初找資料時就覺得湖內、茄萣、路竹、永安這西北四區還滿有趣的,將這四區放在一起看的話會看到很有意思的"捕魚業─養殖業─鹽業"之"產業漸層"
究竟茄萣身上誘人的氣息是什麼呢──答案就在展覽中喔快去看吧! XDD

話說之前搭計程車時剛好遇到一位茄萣人司機,聽他一講才知道茄萣人講台語會有一股很特別的腔調 (聽起來真的不太一樣)
不知道是否跟海邊的海口音有關係? 改天應該找人問問看~

由於昨天只計畫要去聽演講便沒提早去,因此沒能把展覽內容看得很仔細,
不過大致run了一下展場覺得介紹都還滿詳細的,
大家不妨趁暑假去逛逛看看、認識認識這兩個區喔~ ^O^
此外在二樓展場也有三和瓦窯和中都磚窯廠的「起厝‧磚瓦諸事會社」特展
這個展俊二六月時已經先去看過了,從中可以見識到台灣磚瓦業的各種秘辛和歷史發展,一樣非常推薦喔!



++++++++++++

久違小更新,有點小感觸想在這裡寫一下
雖說突然打這些東西也有點奇怪,因為我一直覺得至今自己其實也沒做出什麼來 XD|||
 
建三八青網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點,
儘管三八青是個在有網站前就已經存在的企畫,但"在此之前"跟"在此之後"的體悟和覺悟程度是不同的。
刊物的內容編繪於2008跟2010年,
一如過去曾說過的,"城市不斷在變動",高雄也一直變化著
其實刊物裡有些內容現在看起來該要修改重新寫過才是 (笑)
而這樣的變化狀態在我大學畢業再次回到家鄉長住後更是感受甚深。
有時會有人問我"●●區的○○○會不會畫呢?"或"有沒有可能再出新的三八青作品?"
老實說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我連自己個人誌的計畫都超隨興的 XDDD 
不過,以俊二個人狀況來說,目前可能還不會把目標放在紙本書籍類的創作上,
因為對於這個企畫,我有更想做且覺得更重要的事要做,之一就是好好充實這個blog。

事實上原本的構想是多人撰寫式的經營方式啦,因為想說如果我一個人寫的話可能會比較偏重自己擅長或較常關注的某些領域,多作者寫應該可以達到知識庫多元化的效果
但其他作者暫時都很忙的樣子,在真正變成多人前還請暫時忍受一下俊二自己撐 XDD|||
是說有時候硬要更新反而更新不出來 (爆!)
總之步調很緩慢,但俊二會用各種方法嘗試踏步的~ (合十)
 
這幾年因緣際會下接觸了一些文化人類學與文化資產相關的課程,
越是掌握一些知識後,越是能感覺到"社會"這樣一個擔子的重量,
事實上,有時候是會怕得想躲回私我的小窩乾脆不食人間鴛鴦炮(?)的,
另外有時也會有類似田野調查會面臨的"兩難"問題
不好的事到底要不要講/畫呢?
當初這個企畫不是希望能介紹高雄好玩、有趣的事物嗎?
但這樣真的可以嗎? 只追求好玩沒問題嗎?
偶爾看到一些時事(尤其是文資相關的)會想寫文章表達一些看法,然而最後終究作罷
原因在於發現自己知識背景仍尚淺薄,
同時有些"不好的事"並非表面那種的"不好",而有些看起來"好的事"或"好的觀點"其實是可怕的鄉愿甚至民粹 (在網路發達的當今尤是,這個問題也非常歡迎大家思考自己接觸的資訊中是否有什麼被忽略的地方,特別是你贊同、支持的資訊)
自認現階段還是多聽、多看、多觀察、多思考,
寧可不更也不要硬更,不然我想我老了以後會後悔的 (汗笑)
另一方面也在整理自己學習過程的一些筆記跟心得,也許會先從"初心者的文資知識"著手吧XD
然後,也持續偷空讀伊坂幸太郎 (欸)







2013年4月10日

4/4 2013內門Let's party!!! ── 內門宋江陣


耶大家好~~ 這裡是久違更新的俊二!
上週4/4時去了內門宋江陣文化節,殺了一堆相機記憶卡和手力 (←因為表演太精彩一直鼓掌結果手好痛啊XDD)
 
這邊附上今年的活動官網和官方主題曲 ↓
2013 高雄內門宋江陣 官網
官方主題曲(要看歌詞的話點進You tube頁面的"關於"就有囉~)


真的很喜歡這首主題曲!
歌詞不僅把內門特色都作了個簡介,也將內門這個地方由"信仰─陣頭(人)─環境"組成的聯繫關係表現得很好,
這次活動標題取作"尬你鬥陣"不只有"陣頭比武"的意思,還有"在一起、相聚"的意涵(鬥陣的台語就是相聚之意)
個人覺得這個標題下得很好,
在早期內門因為惡地地形發展不易,故當地人便練習武術以團結抵禦外敵,同時因環境困苦的因素也使當地民間信仰(主要是觀音)特別堅定,兩者相互結合後流傳至今便是今日所謂的陣頭,也就是說內門宋江陣本來就是一個地方人倫關係的展現,是早期內門人為了讓所有人在一起過好日子所做的努力 (雖然身為內門人的俊二爸說內門從以前到現在除了番薯外還真的什麼農作物都種不出來)
然而討生活不易,內門從以前就一直有人口外流的問題,不過對於離鄉遊子而言,原鄉的信仰仍是永遠的歸屬,因此內門宋江陣這個活動也有呼喚離鄉在外的人在這個家鄉慶典時節回來和大家相聚的意思。
看,超感人的不是嗎? (痛哭)
能有這麼棒的角色歌主題曲羅漢兄真是幸福啊唔喔喔喔!!!



那麼接下來是俊二的一日觀光客repo!
帶上魚出發~~ ε=ヘ( .∀・)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