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俊二!
最近到了週末或假日高雄捷運就會瞬間多出比以往爆滿的人潮,
我想大多數人的目的地應該都是 ↓↓↓
這隻
因為猜想明天國慶應該也會有不少人把賞鴨排進schedule中,所以俊二趁著今天有空
不過如果有人期待這篇文章是要來分享小鴨很可愛的遊記的話,唔啊抱歉可能要失望了(ノ_`;)
事實上我去看小鴨跟打這篇文章的動機都讓我"糾結"很久,
太嚴肅的部分暫且不管,主要是從小鴨即將來時跟小鴨正式登陸光榮碼頭後,常被身邊的人問:
"小鴨是在幹嘛的啊?" 或 "為什麼是小鴨啊?"
由於我原本就把這當成一件公共藝術作品來看(不巧不才以前也曾教過公共藝術的課程),於是我一直是從作品意涵和公共藝術的"公共性"、"社會性"及"文化(符號)脈絡"來解釋,
然而又過了一陣子,不論是持續不約而同來問我小鴨到底在幹嘛的人(被問的次數之多媲美我在左營高鐵站附近被問路的次數),或是我偶爾在捷運上
用簡易對話表現就是 ↓↓↓
A派:"小鴨到底有什麼好的?不就是一隻鴨子。" (可能還會再加一句"跟風去看的人真膚淺")
B派:"小鴨才不膚淺!明明就很棒啊!"
A派:"棒在哪裡?"
B派:"就、就很可愛嘛!"
究竟是膚淺或很棒,是跟風或是尋找一個忙碌之餘的簡單快樂,這裡並沒有資格也沒有必要去評論,不過某天一句話突然衝進我的腦袋裡──
"人若衰,種匏仔嘛ㄟ生菜瓜;人若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好小鴨也會變成[進擊的○○]句型第二"
(按:[進擊的○○],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由某日本漫畫代用的句型,因為太濫用,開始有人因此覺得進擊很煩,而原作真‧進擊實躺著也中槍也。)
同時,個人並不認為"可愛"是一個"不好"的感想,
只是如果您是那種很容易動搖、或者老實說也對小鴨究竟為何物心存某些困惑的話,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您一些不同的想法或更多思考的可能,
俊二也會一邊打一邊叮嚀自己不要把這篇文章打得太無聊難讀的( ´・ω・)ノ ←感覺真讓人不放心啊
++++++++++++
正式進入『小鴨看高雄港~談"可愛"以外的更多觀看可能』
(一)從藝術品本身作切入點
小鴨周游列國,對其落腳城市的政府來說,多是把小鴨當成城市行銷的一個工具化契機,
而小鴨授權製作的紀念週邊,以及其他雖無授權但也跟隨小鴨風潮由商家自行推出(或原創或仿造)的各種商品,也讓不少人把小鴨當成"金鴨"── 一種刺激商機的手段,
甚至有人提出小鴨是一種文創商品的論點 (這個論點我不贊同,如果說藝術家的創作與後續授權是一種"文創產業"OK,但要說小鴨本體是文創"商品"在學理解釋上並不精確,這要講的話會講很長,坊間書店有不少文創理論書籍,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去找來閱讀 ※基於安全考量,建議找歪國人或陳郁秀女士寫的)
雖然小鴨被賦予上述種種身分,然而其原點及本質仍然是荷蘭藝術家弗洛倫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1977-)於2007年創作的作品《Rubber Duck》,這是不可忘記的一點,也是打開"小鴨究竟是什麼?"這道疑問門的一把鑰匙。
"黃色小鴨"究竟是什麼呢?
據霍夫曼說法,他的靈感來自有次在一幅荷蘭畫家的風景畫中看到一隻鴨子,不過當時仍只是一個很粗略的概念,經過多年才發展成現今我們看到的這隻小鴉。
霍夫曼將現實中泡澡時擺在浴缸裡的玩具鴨放大到可以說是"巨大"的程度,並將之置於湖面、河面等水面上,如此一來整座湖彷彿成為一個大浴缸,在巨大小鴨前原本身為浴缸"主角"的每個人都"縮小"了,讓觀者產生一種不同於平常的觀看趣味;另一方面,四處遊歷的小鴨如同在一個名為"世界"的大浴缸上悠游,霍夫曼希望透過小鴨討喜、童趣、不具攻擊性的外表來和它所到之地的人民"互動",進而傳達"和平"。
這裡我想特別強調"互動"這點,因為這是公共藝術不可或缺的精神之一。
所謂的"互動"當然不是指小鴨會跟你來個GIVE ME FIVE或環繞高雄港要沿岸民眾給它一個波浪之類的,
而是指藝術品"需與其所處環境產生聯結"。
到黃色小鴨wikipedia上查看可以發現,至今展出的小鴨大小並不一致,因為霍夫曼會根據每座城市的環境(包含氣候)進行調查與佈局模擬,看小鴨要多大、擺在水面上哪一個位置會與周遭景觀達成最佳效果,然後才與當地團隊進行製作。
除了黃色小鴨外,霍夫曼還有許多"實物放大"的作品,譬如以夾腳拖組成躺在公園裡的巨大彩色肥猴、以數片夾板製成在草地上曬日光浴的白兔、倒在廣場上的大黃兔等等 (以上連結皆來自霍夫曼個人網站 http://www.florentijnhofman.nl/dev/index.php)
不知是否藝術家有意為之,我發現霍夫曼選擇放大的物件大多是動物,且不是寫實形態的動物,而是很明顯是"玩具"的動物,除了可愛外,也讓我覺得像是一個迷糊的(巨大)小孩把他的玩具四處落在城市一角,也像是繁忙枯燥的現代化城市某天突然出現的一個巨大惡作劇。
事實上,這種"實物放大"的手法霍夫曼並不是第一人,當我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黃色小鴨時,我第一秒想到的是歐登伯格(Claes Oldenburg,1929-)這位瑞典公共藝術大師。
歐登伯格可以說是"實物放大系"的經典代表,他常將日常用品放大,一來藉由這些日常中習以為常的用品巨大化,讓人們產生生活上的聯結,並賦予大樓、廣場、公園等公共空間不一樣的面貌,二來歐登伯格也一定程度地揶揄了高度物質化(甚至過度生產)的資本主義社會。
這是歐登伯格的作品中我很喜歡的一件,是一支倒插在德國科隆新市集購物中心上的冰淇淋。
高中時的美術老師在介紹歐登伯格時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十分貼切:"歐登伯格的作品就像天上的神掉下來的日用品。"
而不論是歐登伯格或霍夫曼,他們的作品之所以有力量或讓人喜歡,並不只是因為他們把東西做得很大,而是他們懂得選擇"精準"的物件來和環境產生互動,如小鴨之於水面、玩具猴之於公園、日用品之於人來人往的都會社區、冰淇淋之於購物中心......
這裡想推薦一篇很不錯的藝評→ 台灣的山寨文化?從黃色小鴨事件談裝置藝術的濫用
※ 10/23 補充
10/12時去高史博的史博講堂聽了一場由北教大林詠能老師主講的演講
從中得知黃色小鴨之於"和平"在歐洲有一個更直接的連結,就是一種名為"duck race"的募款活動
此種活動的執行方式是參加者購買一隻黃色玩具鴨,每隻小鴨都有編號,然後由主辦單位將所有小鴨同時倒入河中,看誰的小鴨最先抵達終點,該人就可以得到所有募集金(也就是所有參賽小鴨之總金額)的部分作為獎金,剩下的則作為慈善募款之用。
舉例來說:
假如一隻小鴨5歐元,有1000人參加(買小鴨),就等於有5000歐
第一名的那隻得主假定可拿三成,1500歐就是屬於他的 ,剩下4500歐就是這次的募款額啦~
曾經留學英國的林老師說這是歐洲很常見的一種活動,目的其實很簡單,就只是把募款用一種有趣的方式包裝,藉此刺激更多人參與募款。
仔細想想這真的是個滿聰明的方法,因為帶點玩樂甚至賽鴨的性質,可以吸引許多人"賭一把"
越多人參加,等於募款金額越高,就算沒拿到獎金,也作了善事
而且每人只要花一隻小鴨的錢即可,可以免除有些人一談到捐款就覺得有心理壓力的窘況。
也因為有這樣的民間活動,所以當歐人看到霍夫曼的黃色小鴨時,對"和平"的聯想會比其他地區的人更為直接。
(二) 作為觀者的聯想
如上述所言,公共藝術首要著重的就是與環境的互動,站在創作者的立場,就是去思考作品與周圍景觀的關係(也就是要想個好梗啦)
那麼站在觀賞者的立場呢?我們什麼都不用做嗎?
錯。
雖然讓觀者能看出梗是藝術家創作時要努力的點,但我們觀者也要"懂得去看梗",就好比看漫畫時讀者也要跟著思考才能品味出故事的醍醐味一樣。
如何幫助自己"看懂梗",不外乎是藝術史、藝術理論等知識,現在網路很方便,要作功課應該不難
除了藝術相關知識外還有一樣不可缺的配備技能,那就是聯想力。
俗話說得好,想像力就是超能力嘛~
當然,這方面就非常看個人了,不過基本上,越是常思考,聯想力也就越豐富,所得到的創意發想或觀賞感想也就越多。
也許一開始會有點難,但總之就是嘗試去做去想,多和人討論,
並盡可能不要讓整個觀賞行為在"拍照→po FB、打卡→沒了"這樣的模式下就結束,
相信肯定能發現更多樂趣!
分享一個我和朋友聊的小鴨相關發想
就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小鴨的梗來自"把水面變成一個大浴缸",也就是這個梗的基礎是"洗澡時會玩(或玩過)小鴨"
問題是,在歐洲小鴨確實是每個小孩洗澡時都會玩的玩具,對歐洲人來說小鴨就如同每個人的童年回憶,因此當他們看到霍夫曼的黃色小鴨時能立刻喚起他們的生活記憶,產生"小鴨─浴缸"這樣連結,可是當這樣的"象徵符號"離開歐洲到不同文化脈絡的國家時,是否也能產生同樣的連結呢?
以亞洲國家來說,中國和日本小孩洗澡時會玩什麼我是沒研究,香港的話因為曾被英國殖民,說不定會比較能touch到這個梗,若是台灣的話呢?
說實在的,我小時候不僅沒玩過小鴨,我家連浴缸都沒有咧!!! XDDD
應該也有不少人和俊二是同樣的狀況,於是當初我在研究小鴨時,第一個想到的發想就是──陪伴我們洗澡的是什麼?
經由我和友人的討論,我們整理出一些東西,
讓我們來看看苓雅老兄手裡拿的是什麼吧~↓↓↓
對童年時光在80、90年代度過的人來說,小時候洗澡如果能"大臉盆+沙威隆或巴斯克林"可是天大的享受啊!!!
俊二小屁孩時期只有當很多天的乖小孩,我媽才會偶爾讓我泡一下巴斯克林當獎勵喔!!
毛巾也是泡澡好夥伴
什麼?用來擦身體嗎?
錯! 當然是用來玩毛巾泡泡的啊!!!
好康一點的還可以帶水槍一起泡澡,而且一定是那種綠色透明的水槍
我曾試圖想google圖片,但可能因槍型機種過舊我goo半天居然goo不到喔喔喔我的天XD|||
另外有一個是我很好奇所以畫進去的東西,就是那個水兵發條玩具
只要轉水兵屁股上那個發條,水兵就會在水裡游自由式給你看。
我會好奇是因為我小時候玩過,但至今都沒問到也玩過類似玩具的人,就連問男生也是
如果有人有玩過的話請告訴俊二吧~~XD
以上,
最後以小鴨和整個碼頭的寬敞view作結,也祝想看小鴨的人賞鴨愉快~!
從遠處看台拍過去,最右邊可以看到85大樓,左下方是準備中的大彩虹音樂節舞台。
☆同場加映☆
還記得永遠的南方分局嗎~ (爆!)
因為腦中有個關於船的故事靈感,所以此行也趁機拍了許多船 ↓↓↓
釣到魚的歐吉桑
之後又騎去駁二,因為沒吃午餐又想吃個冰冰涼涼酸酸甜甜的什麼,便在自行車道旁的一家小店點了碗脆梅剉冰。
我非常喜歡這種手寫明體字招牌,店內還有賣許多古早味零食,
既然去看了小鴨也不妨到附近走走吧~
西子灣和哈瑪星也很推薦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